舆论常说“投资不过山海关”。面对发展中的老矛盾和新问题,长春以改革为根本途径,积极改善营商环境,向着服务大提升、建设零干扰、发展无障碍的方向,努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不仅给各类市场主体吃上“定心丸”,更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营商环境优势形成磁石效应,吸引人才、资源、资金、技术等源源不断流入。
经济活跃,投资创业需求旺盛,社会对开办企业便利化要求更高。
政府为经济振兴“开闸放水”,不仅要看决心和表态,更要看落实传导的效果,看市场主体和群众的反应。
进入新时代,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异常艰巨繁重。面对全面振兴的压力和机遇,长春充分意识到加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解决好营商环境的极端重要性:抓好软环境建设,解决好要素流动、营商成本、投资回报和人才流向问题,事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事关长春新一轮振兴发展大局,事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一系列措施的落地。长春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坚决打赢加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这场硬仗。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破解制约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关键瓶颈为重点,以群众满意、客商满意、企业满意为标准,突出问题导向,强化党政同责,坚持优化和治理并重、激励与惩处并举,牢固树立“亲”“清”政商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强化法治、综合施策,努力营造公开透明的政务环境、高效便捷的服务环境、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聚才集智的人才环境和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打造良好经济生态,为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提供有力保障。
“放”的成绩有目共睹,“管”的成效逐步显现,“服”的水平日益提升。这场政府的自我革命,放真权、动真格,让企业和群众有了切切实实的获得感,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