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四十五中学小学部——“千课荟萃,万人共享”杭州新课标观摩学习

发布时间:2014/5/31

    烟雨迷蒙的四月,长春市四十五中学小学部不惜财力,组织20几位语文教师来到了美丽的西子湖畔参加全国“千课万人”小学语文新课标课堂研讨观摩会。此次活动的主题是:以生为本,以学为重,以导为引,实现课堂转型;自主阅读,自由表达,自力探究,皈依主体地位。近距离地与大师对话,与名师交流,对小学部语文教师提升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思想,提高生命课堂教学实践能力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交流会上,大家踊跃发言,积极交流,共同分享学习心得,探索小学部语文教学新模式。

一、好的语文课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气息。此次走进语文名师的课堂,无论是识字课还是阅读课,都充满了浓浓的汉字文化,重重的民族气息。课堂上有书香,有情趣,有灵性,有渊源。

二、好的语文课要以学生为本,还学于学生,让位于学生,把学生投入到语言学习的海洋。实现“互动式“教育格局,师生间共生、互利、互赢,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首席导师,起编导、诱导、引导、教导的作用。

三、好的语文课平实而朴素。此次近距离地聆听大师的课,无论是于永正,还是窦桂梅,或是薛法根、贾志敏、林莘……课堂上既无矫揉造作,亦无半分遮掩、虚假,是那么真实、朴素,每个教学环节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清新、朴素无华,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自由地徜徉于语文学习的海洋之中,主动学习,自主参与。

四、好的语文课任务清晰、明确、简约。语文教学应力求简单!而简单不是“粗糙”,不是“简单化”,要追求教学的高境界——真实、扎实、朴实(崔峦语)。首先任务要清晰,即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其次方法要简约,应该自始至终贯穿一个“读”字,摒弃花里胡哨的东西,要“简单地教”;另外目标要明确,要得法于课内,激趣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五、好的语文课是源于生活,回归生活的课。语文源于生活,语文教学应该与生活紧密联系。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应该从传统的照本宣科中走出来,挣脱枯燥单纯的课文讲解的枷锁,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回归生活,充分发展学生观察、思维、想象、实践和探求新知的能力,让语文课真正成为一门融欣赏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基础学科。

    “即使你长大了也要有一颗长不大的童心”这是此次杭州观摩活动中,窦桂梅老师一节语文课的结束语,我们每位教师都应该带着这颗长不大的童心,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帮助学生实现梦想,同时也实现自己的教育梦想,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