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而行动则是架在现实和理想之间的桥梁。促进深度融合,必须“干”字当头。当前,宽城区纪委区监委在完成机构组建、人员转隶、合署办公的基础上,立足“形”的重塑、“神”的重铸,从情感融汇、人员理念和业务工作等方面入手,努力推动纪委监委有机统一、深度融合,切实实现改革后“1+1>2”的目标。
深化思想融合
为深度融合凝神聚气
8月15日8时,宽城区纪委区监委办公室里,转隶干部来劲松在电脑前飞快地敲击着键盘,时而,他会停顿下来,思考片刻,然后在电脑上作出修改……大约几分钟后,伴随着打印机的吱吱声,一份满意的汇报材料出炉了。
其实,早在1个多小时前,来劲松就来到单位上班了,这已成为他新的工作习惯。“转隶后的这几个月,虽然我已经基本熟悉了监察委的工作,但还是要把上午纪检监察工作推进会的内容再梳理一遍,看有没有遗漏、案件材料分类是否准确,确保汇报不出纰漏。”他说。
来劲松此前在宽城区检察院工作,随着监察体制改革试点的推进,他进入了转隶人员名单。“脱下这身检察服,心里挺不舍”,以前的工作偏向预防职务犯罪、侦查等方面,党纪党规方面的业务不太熟练,能不能适应新环境新岗位,像来劲松这样的转隶干部,心里或多或少有些没底。
为保障转隶人员思想稳定、顺利划转,宽城区纪委区监委班子成员对18名转隶人员逐个开展家访,消除思想、感情隔阂,让大家切实感受到组织关怀,进一步强化“进一家门、成一家人、说一家话、干一家事”的思想共识。一轮又一轮的谈心谈话后,大家终于吃下了“定心丸”。
“人员转隶,不只是岗位的转隶,关键是要从思想这个‘根’上转变过来!”宽城区委常委、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苏荆多次强调。
“今年1月的纪委监委干部见面会上,开场白就是‘热烈欢迎检察院的同志,从今天起,我们就是一家人!’” 一名转隶干部说,听了这话,当时就觉得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在报到之前,宽城区纪委为每位转隶人员安排好了办公用房,并购置了全新的办公设备,让转隶人员一上班就可安心工作。
另外,宽城区纪委区监委领导带头,深入了解干部在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困难,着力帮助解决,让每一名干部都感受到纪委监委“大家庭”的温暖。
宽城区纪委区监委还注重做实思想政治工作,凝聚思想共识。围绕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重要论述,邀请市委党校教授专题授课。“纪委监委干部只要工作业绩突出,区委在干部使用上会优先考虑。”在转隶干部大会上,宽城区委书记郝晶祥话音刚落,全场就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一位纪检监察干部激动地说:“一句话的表态,让我充满斗志。”
深化人员融合
为深度融合蓄能攒劲
“我认为这个案子应该先对涉案村干部的银行账户明细、房产情况等进行查询,通过调取资料证据,可以很快认定其是否涉嫌违法犯罪。”“我的想法可能跟你不太一样,我认为应该先从与该村干部意见相左的几位村民开始调查,在入户调查的过程中,可以了解群众对村干部的评价,有利于掌握举报信中反映的其他问题线索,甚至可以拓宽线索来源渠道。”4月11日20时,在宽城区纪委区监委办公室,两名工作人员就一件有关村干部的举报材料,热火朝天地讨论起调查思路。
“你们两个人的思路都很好,一个人在调取书面材料、固定外围证据方面比较专业,而另一个人能够从小处入手、在深挖细查上有思路,以后再遇到这类复杂的举报件,我们可以发挥所长,从多个角度寻找案件切入点。”宽城区纪委区监委纪检监察室负责人评论道。
现在,这个纪检监察室共有3名工作人员。其中一人曾是宽城区检察院反贪局的检察官,后转隶分配到该室,另外两人一直在纪委工作。苏荆表示,转隶后,类似的“头脑风暴”和“室主任讲堂”在宽城区纪委区监委并不鲜见。
按照转隶人员的不同工作特点,在人员统筹上,宽城区纪委区监委坚持“双向转隶”思维,将熟悉职务犯罪的转隶人员充实到执纪监督部门,把熟悉法律知识和纪检监察业务的同志充实到审理等部门,让他们发挥所长,在思想的碰撞中互相启发、优势互补。
改革后,新增纪检监察室3个,从事监督执纪、审查调查工作的内设机构占比达78.57%。安排在执纪监督和审查调查部门的转隶干部达17人,占比94%,实现工作力量向监督执纪、审查调查一线倾斜。同时,转隶干部在职务配备上,高看一眼、厚爱三分,担任监委班子成员1人,担任内设机构负责人5人,占比33%。
此外,在人员交流上,坚持“双向促进”。成立机关党总支,组建队伍参加全区大合唱、徒步比赛,开展“廉政一日”警示教育、五四青年节组织观看电影等主题实践活动,培育团队精神,让大家尽快实现从陌生到熟悉,从合作到合拍,从共事到共进。
深化业务融合
为深度融合助力增效
在许多转隶干部办公桌上,总能看到《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纪党规知识读本,随手抽出一本,就能看到里面用不同颜色的笔迹作的批注和各种标记符号。
“以前从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核心就是发现线索、固定证据、强化审讯,以尽快突破案件。而现在则要更多地从政治上考虑工作,把纪律挺在前面。”一名转隶干部说。为此,忙里偷闲自学党纪党规已成为大家日常的“必修课”。
同样,原纪委的同志也都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1月8日,宽城区监察委成立后首次举办培训班,由具有丰富办案经验的法官、法学教授讲解贪污贿赂、渎职侵权司法解释等业务,促进纪检监察干部尽快从“一招鲜”向“多面手”转变。
“长期从事纪检工作的干部,对职务犯罪案件调查取证的方向和标准把握不够,而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启动以来,刑事案件的证据标准却更加严格,为此,法律培训非常必要,可以促进原纪委工作人员的角色转变,加速业务融合,为改革后充分依纪依法履职打下坚实基础。”一名多年在纪委工作的同志说。
宽城区纪委区监委还积极探索完善业务融合的有效机制,以流程再造、流程优化促进工作深度融合。在审查调查方面,研究制定《办案工作人员“十不准”》《审查调查谈话安全工作规范》等9个制度性文件,并印制了《办案谈话场所人员进出登记表》《办案谈话场所使用审批表》等7个规范性文书。在干部管理方面,制定出台《纪委监委干部外出报备制度》《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等6个内部管理制度。
此外,创新纪检监察干部以案代训等工作融合模式,让大家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使制度优势尽快转化为治理效能,实现反腐有“利剑”、监督有“堡垒”、纠风有“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