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省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184.4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3%。其中,出口总额42.06亿美元,下降8.8%;进口总额142.37亿美元,下降0.2%。
按人民币计价,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1216.9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高于全国平均4.7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国排第3位,是仅有的9个进出口增长省份之一。其中,出口总额277.40亿元,下降3.0%,增速在全国排13位;进口总额939.51亿元,增长6.0%,增速在全国排12位。
2016年进出口贸易主要特点
一、降幅与上年相比收窄,全年呈逐季收窄态势
按美元计价,2016年我省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分别下降2.3%、8.8%和0.2%,与2015年相比,降幅分别收窄25.9、10.7和30.5个百分点。与一季度相比,降幅分别收窄18.5、9.4和21.4个百分点;与二季度相比,降幅分别收窄9.6、5.0和11.1个百分点;与三季度相比,降幅分别收窄3.6、2.8和3.8个百分点。
按人民币计价,2016年我省进出口从9月份实现了正增长,进口从8月份实现了正增长,并持续走强,呈现回稳向好发展态势。
二、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长
2016年,我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实现16.87亿美元,增长2.2%。其中,出口总额11.95亿美元,增长2.2%;进口总额4.92亿美元,增长2.0%。其中进料加工贸易进出口实现15.42亿美元,增长2.4%。其中,出口总额11.08亿美元,增长3.0%;进口总额4.34亿美元,增长1.0%。
三、出口额前十位商品,四增六降,结构微调
2016年全省出口额前10位商品出口18.91亿美元,同比下降14.7%,占比45.0%,下降2.5个百分点。其中,鲜干水果及坚果、医药品、粮食和水海产品出口分别增长5.5%、2.3%、23.8%和19.7%,比重分别提高0.7、0.4、1.0和0.7个百分点。而胶合板及类似多层板、汽车零配件、服装及衣着附件和钢材出口分别下降11.4%、13.6%、29.0%和68.0%,比重分别下降0.2、0.2、2.0和3.7个百分点。
四、外贸市场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对主要贸易国家和贸易组织贸易情况明显分化。按美元计价,2016年我省与韩国、日本双边贸易分别增长4.2%和3.5%,对韩国出口增长0.6%,对日本出口下降8.6%;对两国的进口分别增长11.0%和7.4%。与美国、德国双边贸易分别下降22.7%和5.8%,对两国出口分别下降14.2%和0.4%;对两国进口分别下降30.1%和6.0%。对东盟组织双边贸易增长10.5%,其中对其出口增长1.1%,进口增长30.9%;对欧盟组织双边贸易下降0.3%,其中对其出口增长10.1%,进口下降1.1%。
对部分“一带一路”相关的9个国家出口均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其中对泰国、约旦、土耳其和乌克兰等国出口分别增长134.6%、56.2%、41.7%和35.4%。
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进口高速增长,对其进口分别增长11.3%、20.1%和29.1%。
五、部分进口大宗商品量增价跌
2016年,我省进口鲜干水果及坚果2.43万吨,增长0.6%;煤201.41万吨,增长32.0%;初级形状塑料5.17万吨,增长4.8%;钢材12.31万吨,增长14.0%;玻璃纤维及制品288吨,增长5.7%;铝材1185吨,增长38.9%;四轮驱动轻型越野车1.74万辆,增长9.3%,以上商品进口量比上年均有所增长,其进口额分别下降4.3%、14.5%、3.0%、2.6%、19.8%、4.2%和2.2%,呈量增价跌之势,但价格跌幅较上半年有所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