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长春市多项举措打造平安、绿色、文化清明

发布时间:2018/6/10

为给广大群众营造一个平安、便利、文明、和谐的节日祭扫氛围,长春市清明节期间采取多项举措打造平安清明、绿色清明、文化清明。

一、强化安全保障,打造平安清明

确保群众安全祭扫,确保在清明节期间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打造平安清明。

一是要求全市殡葬服务单位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力度。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原则,全面开展殡葬服务机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压紧压实殡葬服务机构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对殡葬重点场所、关键服务环节、重要设备用品进行“三个必查”,确保无遗漏、无盲区、无死角。对各类安全隐患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有效防范安全事故发生。

二是完善各项应急保障措施。督促殡葬服务单位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加强安全投入、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加强祭扫高峰期和人员密集区的安全管理,在重点区域建立完善预警机制和限流分流措施,加强祭扫场所火源管控,严密防范踩踏、火灾等安全事故发生。对重点祭祀场所,消防部门将派出消防车和消防员现场驻守。为了防止发生火灾事故,严禁在墓区烧香烧纸,严禁在非指定区域烧纸。为了方便群众祭祀,各殡葬服务单位都设置了集中焚烧区,希望广大市民能够给予理解和支持,服从现场工作人员的引导和指挥,到指定区域进行焚烧,共同营造安全的祭扫环境。对不听劝阻、引发重大火灾事故的,将依法追究责任。

三是加大对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力度。清明节期间,积极协调交警部门安排专门警力,对通往市殡仪馆、龙峰殡仪馆及各公墓重点路段的车辆进行交通疏导和安全管理,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坚决杜绝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

四是加强治安防范。属地派出所将增派警力,对殡葬服务单位以及文化广场等开展群众性清明文化活动的场所,加强现场秩序维护和治安管控,坚决防止发生重特大治安案件,确保群众安全。

二、倡导移风易俗,打造绿色清明

一是继续强化“禁烧”工作。根据2015年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长春市文明祭祀工作暂行管理办法》规定,禁止在城市建成区内生产、销售和焚烧烧纸等封建迷信用品。今年我市将进一步加大“禁烧”工作力度,市政府要求城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要组建联合执法队伍,联合工商、质监、安监、环保等部门加强对城区内和城乡结合部殡葬祭祀用品生产企业的执法检查,坚决堵住源头;联合工商、行政执法、公安等部门加强对市殡仪馆、龙峰殡仪馆周边,洋浦大街、四道街、光复路以及城区内超市、店铺、食杂店、集贸市场、批发市场等流通场所的执法检查,严查售卖烧纸行为;联合公安、交通运输部门加强对城市出入口等运输环节的执法检查,防止外地烧纸流入我市。同时,加强禁烧巡视和值守,组织市容环卫、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及志愿者,从4月1日至4月5日,每晚7时至11时对辖区内的城市道路、广场、公共绿地、居民小区等公共场所焚烧、抛撒殡葬祭祀用品行为进行夜间巡查,做好教育和劝阻工作,对不听劝阻妨碍公务的,行政执法、公安部门将依法进行处罚。

二是积极倡导低碳环保祭祀方式。为了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净化空气质量,我们建议广大市民能够摒弃传统陋习,采用社区公祭、鲜花祭祀、网络祭祀、家庭追思等低碳环保方式祭祀先人。

三是积极倡导绿色殡葬。清明节不仅是祭祀高峰,也是下葬高峰,很多市民选择在清明节期间为已故先人安葬。我们积极倡导广大市民能够树立厚养薄葬的理念,选择海葬、树葬、花坛葬、草坪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节约利用土地,降低殡葬成本。目前,市民选择海葬的越来越多,长春市殡葬服务中心已经连续举办了八届公益海葬活动,深受市民欢迎和好评。根据广大群众的愿望,朝阳沟殡仪馆将于4月3日举办2018“情满人间·爱融大海”第九届海葬启动仪式,希望有海葬意愿的逝者家属届时前往观摩和报名,市殡葬服务中心将竭诚为广大市民搭建平台、搞好服务。

三、弘扬现代理念,打造文化清明

清明节既是广大群众集中祭扫的高峰时间,也是传承和弘扬清明文化、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的重要契机。为弘扬现代殡葬新理念、新风尚,引导广大市民过一个文明而有意义的清明节,清明节期间我们将举办系列活动。

一是举办长春市第六届清明文化周系列活动。3月31日上午9时,在文化广场举办第六届清明文化周开幕式,届时将组织社会各界群众,通过清明诗会、寄思墙、放风筝、时空邮车等形式表达对故去亲人的思念之情,传播和弘扬现代文明祭祀理念。

二是举办无主骨灰落葬仪式活动。4月2日,长春市殡葬服务中心将在朝阳沟人文纪念园孔子广场举办第四届“大爱清明、情暖人间”无主骨灰落葬仪式,以此唤起社会各界“尊重生命、关爱逝者”的义举和善行。

三是举办 “我是你的眼”爱心公益活动。4月5日上午9时,将在长春人文纪念园举办“我是你的眼”爱心公益活动。帮助盲人亲友实现清明祭祀的心愿,让两个世界的人得到心灵的慰藉。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