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消费逐渐从生存型向发展和享受型过渡,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整形手术塑造美丽容颜。为保障医疗美容市场卫生消费安全,打击非法开展医疗美容的违法行为,针对部分生活美容市场夹杂着医疗美容的行为,朝阳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向辖区广大市民发出健康警示:
一、生活美容与医疗美容的区别
生活美容:是指通过非医疗手段进行的美容。即运用各种美容化妆品,使人体有缺陷的部分得到掩饰,如皮肤、形体的养护。
医疗美容:是指通过医疗手段及美容整形外科手术而达到美容的目的。包括文刺美容、中医药美容、激光美容及各种美容整形外科手术等。医疗美容机构必须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疗美容师必须取得医疗美容相关专业《医师执业证书》。
生活美容和医学美容区别:医学美容用的是医学手段,通过针、刀、剪等器械挑破、刺破或剪破皮肤等手术、药物等方法达到美容效果,技术复杂。医学美容的实践者是医务工作人员,由具有医学基础知识、经过医学基础训练并专门接受过整形美容专科培训的医师操作才能保证安全,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而生活美容是以不破伤皮肤为前提的一般性生活美容。
二、目前医疗美容市场存在的三大陷阱
1、隐瞒资质,欺骗顾客。有的美容院只是一般生活美容院,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美容师未取得医疗美容相关专业《医师执业证书》,却打着医学美容机构的旗号非法开展医疗美容服务,如使用侵入性的方法或打着中医的旗号开展祛斑、祛痣、除皱、丰胸、治疗红血丝等,其行为属于非法行医。由于未取得有关医疗美容资质,不具备医疗美容技术和卫生条件,消费者的健康安全无法得到保障,极易对消费者造成身体伤害。
2、超范围执业,冒险操作。有些医疗美容机构虽然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但却在审批许可的美容项目范围之外开展美容手术。卫生部依据美容手术难度和复杂程度以及可能出现的医疗意外和风险大小,将美容外科项目分为四级。不同级别的医疗美容手术只能在具备相应资质的医疗机构中开展。
3、不签订手术合同、不告知风险: 有些医疗美容机构在手术前不向顾客告知风险,甚至不签订手术合同,有的合同中也没有关于手术失败责任的规定,当手术失败时消费者维权困难。
三、如何做好消费维权
针对上述情况,朝阳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提醒广大消费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避免医疗美容纠纷的发生。
1、认真查看美容机构及人员合法资质。从事医疗美容的机构必须持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在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开展的医疗美容项目范围内开展医疗美容服务;从事医学美容的医师应具有《医师资格证》和相关科目的《医师执业证书》。
2、高度关注手术无菌环境及操作流程。实施医疗美容手术应在具有一定条件的手术室内进行,防止交叉感染。卫生部《美容医疗机构、医疗美容科(室)基本标准》中规定了手术室内应有一定的设备、仪器、器械、抢救物品,室内按要求进行地面、墙壁、空气、物品、器具消毒处理,并配备一定数量的麻醉和护理技术人员,以保证手术安全进行。
3、注意索取病历处方或检查报告及交款收据。进行医学美容必须在有关医学记录文书上详细记载手术名称、手术医师、价格等相关信息,以备发生医疗纠纷时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
消费者在美容过程中,如发现违法从事医疗美容的行为可及时拨打朝阳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投诉举报电话85109259,我们将依法予以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