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永昌街道积极开展随军家属就业创业服务

发布时间:2015/7/20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做好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和社会保障工作,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朝阳区永昌街道办事处高度重视随军家属就业创业服务工作,按照就地就近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主渠道作用,实施多途径、多渠道就业。永昌街道建立了随军家属安置就业服务窗口,完善了随军家属安置就业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并建立了随军家属就业名册。街道针对不同的人群,实行分门别类的就业服务。对年纪较轻、学历较高、有专业特长的,纳入驻地人力资源库,指导推荐就业; 对有自主创业要求的,按规定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并按国家规定享受税费减免政策; 对年龄较大、就业较困难的,按规定提供大龄就业援助。具体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一是对随军家属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不同的培训。对有创业需求的人员开展创业培训;对城镇失业人员开展技能培训;对新成长劳动力开展技能储备培训;建立申请小额担保贷款与参加创业培训衔接制度,确保申请贷款的人员都能接受到创业培训。二是规范用人单位合法用工,优先推荐随军家属就业。用人单位招聘随军家属,应按规定与随军家属签订劳动合同,并到人社部门办理就业失业登记、劳动用工备案、劳动合同鉴证和社会保险等相关手续。确因企业停产或生产经营困难等原因,需要裁减随军家属的,应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落实失业保险、经济补偿等保障政策,并报人社部门备案。企业需重新招收人员时,应优先吸纳被裁减的随军家属。三是组织举办随军家属招聘洽谈活动。 通过召开就业招聘会、创业项目推介会、创业典型经验交流会等多样活动,为随军家属搭建就业平台。介绍就业形势,讲解职场礼仪常识,积极引导随军家属解放思想、调整心态,树立"勇于竞争、走向市场、实现价值、自立自强"的意识,帮助家属正确把握自身定位,教育引导随军家属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于此同时,积极与用人单位协商,对随军家属从年龄、学历、工作经验等方面放宽条件限制,并按照求职随军家属与用人单位1:3的比例提供了就业岗位。开展就业登记“一二一一活动”,凡是到社区进行求职登记的随军家属,对其进行一次就业指导、推荐两个就业岗位、提供一条培训信息、打一个回访电话,以细致贴心的服务,积极评估求职者的就业预期,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促进其实现稳定就业,帮助解决用人单位用工缺口问题。四是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随军家属。永昌街道成立了公益性岗位管理办公室,社区成立了公益性岗位管理工作站,实行有名册、有协议、有职责、有制度、有工资、有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在招聘公益性岗位时,实行随军家属优先安置的原则。做好随军家属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是对解决军官的后顾之忧,维护部队稳定,支持国防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永昌街道办事处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进一步提高认识,自觉地把随军家属就业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摆上位置,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实抓好。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工作,是一项经常性工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建立完善的政策制度,才能保证工作有效运转、协调发展、稳步发展。永昌街道办事处人社部门和民政部门就健全完善随军家属就业安置长效机制进行了探索:依托社会培训资源,把随军家属技能培训纳入社会再就业工程培训体系整体规划;加强与用人单位沟通,开展"订单式"的岗前培训、转岗培训和在岗培训,使就业培训与工作岗位直接挂钩、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增强就业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依托各级人事、劳动部门和职业中介机构,筹建随军家属就业信息咨询网站,定期举行专场招聘会,为长期、有效地帮助随军家属找工作,使她们能够顺利就业、稳定就业探索了新的途径。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