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我们是如何在小型、零散非公企业中组建工会组织的

发布时间:2015/7/20


按照全国总工会提出的“广普查、深组建、全覆盖”的建会要求和吉林省总工会2011年6月17日组织工作会议精神,为全面完成2011年组建工会任务,我街道工会的具体做法如下。
重庆街道地处长春市中心繁华商业圈,全街非公企业有1000余户,外商投资企业占11户,从业人员1.5万人。按照“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的工作方针,认真作到“两个覆盖”,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建立组织。
大多数非公企业经营者对建立工会组织有“三怕”:一怕收缴经费;二怕工会维权和企业主产生对立面;三怕影响经营,浪费时间,与工会合作会有麻烦。针对“三怕”我们提出搞好“三个结合”:
1、与街道、社区干部相结合。
首先,要取得街道党工委对组建工会工作的支持和领导。我们主动汇报工作,听取他们的意见;其次,发挥社区干部熟悉所辖非公企业情况的优势,协助我们建会。
2、党建工建相结合。
两个调查一起抓,两个组建一起搞,互为补充,互为促进,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础。
3、为企业服务与职工维权相结合。
为取得企业主的信任,有利于建会,凡企业提出的问题能办即办,不推不靠。
非公企业组建工作难度大,除了讲究工作方法外,还要有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都说工会干部要有“妈妈心,婆婆嘴,跑不断的两条腿”,我们在建会工作中确实体会到这一点。面对困难我们不畏缩,敢于碰硬,脚踏实地地做到“三勤”。
1、 腿勤:走出家门,主动登门拜访,深入现场建会。由于小型非公企业分散、松散、流动性大,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到所属区域开展工作,上门对务工人员进行政策宣传、动员,现场办公,登记入会,组建工会,发展会员。由于走访路途长,我们的脚都磨起了泡。
2、嘴勤:投其所好,与业主拉近距离,向他们宣传“两法一例一封信(《工会法》、《劳动法》、《企业工会工作条例》、《街道党工委致非工企业一封信》)”,共议建会工作。我们经常手持矿泉水走家串户,成了地道的“宣传员”;
3、脑勤;每天建会工作结束后,我们及时把当天建会情况进行总结归纳,对建会难点,多研究,勤思考,针对不同企业采取不同的建会方式。
“不可否认,少数企业确实存在门难进、脸难看的现象,不过只要下定决心,没有办不成的。”在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建中所做的工作时,我们街道总工会有着“三前”和“三不”:工作在前、服务在前、吃苦在前;不找到企业不罢休、不见到老总不罢休、不答应建会不罢休。
截至到目前我们区域建立工会组织331户,建立党组织7家,实现了党组织、工组织全覆盖,发展会员11000人。工会组建率达91.3%。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