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向美而生,充满生机和活力。
隆冬时节,行走在长春的街头巷尾,总能感受到一种全新的城市氛围:映入眼帘的是环境优美的街路,干净整洁的小区,规范有序的市场,城市的每个角落都飘扬着幸福的音符。
长春的美,美在风景如画,美在整洁有序;长春的净,净在保洁精细,净在规范管理……一针针“绣花功夫”,“绣”出了市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生活。城市“颜值”提升的背后,凝结的是城市管理者的思想与智慧,彰显的是城市管理系统的努力与付出。
过去的一年,是我市城市管理事业转变思路、创新发展,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一幕幕旧貌换新颜的画面、一组组浸透汗水的数字,彰显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底色,凝聚的是管好美丽家园的不竭民力,赢得的是上下同欲的强大民心。
过去的一年,是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实际问题,凝聚起城市管理“精气神”的一年。城市秩序越来越好、城市空间越来越美的背后,不仅是城市管理者镌刻在工作日志上的辛勤汗水,更是本地市民、来长客商不断增强的幸福感、满足感。
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如今,当你走在长春的大街小巷,总有那么一抹“城管蓝”,像流动的亮丽风景穿行在街头,守护着城市的秩序;总有那么一片“环卫橙”,像默默无闻的老黄牛奔波在每个角落,守护着城市的整洁……这些质朴而亮丽的颜色,构成了这座城市最丰富的色彩和最生动的画卷。
出重拳 乱象整治成效显
全面整治广告牌匾,全面清理占道建设、占道经营、占道堆放、占道市场……过去的一年,随着全市市容环境乱象整治行动的深入推进,长春变得更加通透亮丽。
在全面整治广告牌匾方面,去年共拆除各类违规牌匾2897处,清理不规范牌匾8854块、公益广告2387处。去年12月3日,住建部在无锡召开“规范城市户外广告设施管理试点工作总结会”,我市做试点经验介绍。
在大力整治非法广告方面,加强源头治理,对非法广告一律清理、对违法张贴行为一律重罚、对制贩假证的一律侦办、对广告联系电话一律停机。去年共组织清刷覆盖野广告360.5万处,停机联系电话8915个,行政处罚158人次、罚款54.5万元。同时,疏堵结合增设便民宣传栏板3.3万个,非法广告得到有效遏制。
在持续整治违法建设方面,进一步做到无缝巡查,早发现、早制止,去年共拆除各类违建5800处、42.3万平方米,制止新增违建近百起。
在严格管理渣土运输方面,组建相关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队伍,对无证运输、乱倒乱卸、沿街撒落等影响市容环境的违规运输行为坚决说不。一年来,共整改违规工地98处,查处违规运输建筑垃圾车辆2378台,批评教育2567次,立案处罚1108起,罚款837万元。
在开展市容环境“四清”行动方面,全面清理占道建设、占道经营、占道堆放、占道市场,共清理占道经营12.8万处,清理露天烧烤7218处,清理占道物、堆放物13.2万个。
在城市窗口区域管理方面,对火车站区域实行网格化管理,协调公安、交警、民政、运管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对广场、进出站口、换乘中心等重点区域常态化巡查。一年来,共清理流浪乞讨人员1416人次,行政处罚喊客拉客人员1637人,查扣非法营运车辆117台,取缔黑旅店19家。
强基础 环卫保洁亮点多
“道路宝”多功能洗扫车,可谓清扫设备中的“小霸王”,能快速清扫街路的灰尘;护栏清洗车,是清洗马路中间护栏的利器,能大大节省人工……在我市的主次街路上,活跃着一支机械化“清扫大军”,让环卫保洁水平持续提升。
过去的一年,我市大力推行环卫模块化作业,变扫马路为洗马路,有效控制道路扬尘,深入开展垃圾不落地工作,全面取消临街商家门前擅自设置的垃圾收集容器,实行上门收集。
对于有着漫长冬季的长春来说,纷纷扬扬的大雪用神奇的自然之笔,一夜之间将长春这座北国春城变成童话世界,然而,随大雪而来的不仅是美丽的雪景,也影响着市民的正常出行。我市城区清雪面积目前有6500万平方米。雪未停,车先动。清雪滚刷车、推雪车、抛雪机、吹雪机、拢雪机等各类清雪设备“走”上街路进行编组作业,大大加快了清雪速度。2019-2020年度,共完成了23场降雪的清雪工作,累计降雪量为99.5毫米,出动环卫工人60万余人次、清雪机械车辆21万余台次。
罕见雨雪冰冻极端天气,3场台风过境……去年我市遭遇多次极端天气,但我市城市管理系统勠力同心,积极战冰雪、战台风。去年11月,罕见的雨雪冰冻极端天气,总降水量达到34.3毫米,给清冰除雪工作带来较大困难。1400余台滚刷车等作业车辆,分206个作业编组对主次街路开展循环机械化作业, 1.5万余名环卫工人昼夜连续奋战,共清运积雪8.8万余车,全市道路通行顺畅,交通出行未受影响。去年,先后有三场台风过境我市,台风过境期间,我市出动2700余台次清扫设备开展雨中除尘和排水作业,配合市政部门清理路面积水,台风过后,各级街路保持干净整洁。
增颜值 提升城市新形象
一片片柳绿花红的公共绿地,不仅让钢筋水泥的小区充满了勃勃生机,也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然而,小区里的“毁绿种菜”行为已成为近年来城市管理的顽疾。我市开出“良方”,采取“宣传发动、调查摸底、集中整治、全面还绿、长效管护”五步工作方法,解决这一城市“老大难”问题。
从去年4月15日开始,我市集中开展“毁绿种菜”专项整治行动,以街道为主,市、区、街道三级联动,加强排查,建档立案,通过自行整改、协助清理等多重手段,对各类侵占公共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毁绿种菜”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对清理后的空地,及时与园林部门对接,根据条件进行补植复绿,确保清理一处,复绿一处。2020年,全市共出动城管执法、街道、社区、物业及绿化工作人员1.5万人次,清理“毁绿种菜”地块 6371处,清出绿地75万平方米,相当于105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完成补植复绿31.7万平方米,清除绿化带垃圾2082车。
在集中整治“毁绿种菜”现象的同时,市城市管理局开展了“拆围透绿”行动,进一步优化市容环境,提升城市景观,提高城市品位。“围墙拆除以后,感觉更亲民了”“单位庭院的绿色与街景融为一体,真是漂亮”……很多人都发出了这样的赞叹。去年,我市集中开展“拆围透绿”三年行动,印发《长春市2020年“拆围透绿”工作实施方案》,重点完成了三项“拆围透绿”任务。打开南湖公园、胜利公园、长春公园等11座公园围墙,完成了绿化补植、基础设施完善等工作;拆除了南湖大路、自由大路、吉林大路等20条主要街路沿街两侧的单位围墙,共涉及临街单位94家;拆除9个区委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的围墙。全市去年共拆除围墙4万余延长米,增绿扩绿面积1.9万平方米,有效释放了城市空间,营造了通透疏朗的城市环境。
重内涵 构建管理大格局
先后出台《长春市城市管理条例》《长春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长春市公厕管理办法》三部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重新修订《长春市城市管理工作考评办法》、《长春市城市管理综合考核评分细则》……过去的一年,我市城市管理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城市管理法律体系。
《长春市城市管理条例》《长春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长春市公厕管理办法》三部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中,《长春市城市管理条例》是在国家层面没有上位法依据的情况下出台的,是我市的一部创制性立法,使长春城市管理有了法律总纲,将“开放、共享、绿色、文明”的理念制度化、法治化,推动城市管理由“单打独斗”向“共同治理”转变,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市的城市管理法律体系奠定了基础。
过去一年,我市不断完善城市管理监督考评机制,城市管理手段更加科学有效。按照《城市精细化管理基本标准》要求,重新修订了《长春市城市管理工作考评办法》《长春市城市管理综合考核评分细则》,通过职能部门、第三方评价和社会监督等建立多角度立体式的考评模式,对各城区、开发区开展城市管理工作进行月考评,并汇总形成《全市城市管理工作考评情况报告》,通过媒体公布考核排名情况。
智慧城管建设水平不断提高,长春数字城管系统整合了多种城市管理资源,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无线传输、云计算等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对城市管理的事件、部件进行管理和分析,起到了辅助决策,提高效能的积极作用。目前,按照国家住建部《关于开展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和联网工作的通知》要求,该系统已经完成了与国家平台的联网对接,计划2021年底可实现国家、省、市三级城市管理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提品质 “分”出绿色新生活
“有害单放,干湿分离,能卖则卖!”随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不断深入,这“十二字口诀”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口头禅了。
过去的一年,我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不断扩大,以街道为单位建成63个生活垃圾分类片区、公共机构实现了生活垃圾分类的全覆盖。市城市管理局通过整合各区、街道、社区的工作人员、党员志愿者和分类督导员,开展多种主题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册、传单、购物袋等宣传品,逐户登门为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知识,解答垃圾分类相关问题,入户宣传覆盖率达到95%以上,累计开展宣传活动4800余次。新建3座小型厨余垃圾处置站,全市7座小型厨余垃圾处置站和1座大型餐厨垃圾处理厂正在稳定运行,餐厨垃圾处理能力达到200吨/日,居民厨余垃圾处理能力达到330吨/日,方便居民厨余垃圾就地就近处置。
同时,长春循环经济产业开发区建设加快推进,已经完成了概念性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审批工作,并取得省商务厅的正式批复,开发区内3.4公里市政道路正式启动建设,固废区的生活垃圾焚烧项目、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医疗废弃物处理项目均快速推进,部分核心项目年底前可建成并投入使用。位于长春循环经济产业开发区的核心项目——新北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建设进展迅速,现已完成垃圾池基础施工、主设备安装等工作,计划明年9月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 目前,我市日产餐厨垃圾600吨,现有一座餐厨垃圾处理厂处理能力为200吨,尚有400吨的处理缺口,在长春循环经济产业开发区的固废园内选址建设一座日处理能力500吨的餐厨垃圾处理厂,项目建设工作在去年启动。
来源: 长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