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青少年生殖健康

发布时间:2016/12/9

(一)中国青少年生殖健康现状与措施

    中国10—24岁的青少年占全国总人口的26%。随着性成熟年龄不断提前、初婚年龄不断推迟,婚前性成熟期不断延长,加上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的作用,青少年的性观念和性行为方面有较大变化,生殖健康方面的问题和需求日益凸现。认同婚前性行为的青少年比例上升;婚前性行为的发生比例增加。

    目前中国政府在青少年生殖健康领域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国家将青春期卫生和人口教育纳入正规教育的轨道,确定了政府相关部门对学生保健工作的职责。正式发布了《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基本要求》,其中性健康教育是青春期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约50%的农村中学和90%的城市中学和大学开设了青春期保健的健康教育课程。国家控制艾滋病中长期发展规划把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作为重要工作目标之一。在部分省市组织实施了青少年健康教育和服务项目。

    发挥非政府组织在青少年生殖健康领域的作用。与国际组织等合作开办健康教育和大学生性教育项目;中国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协会开始推广安全套试点项目;少年儿童保健所开始预防性病艾滋病同伴教育项目;中国红十字会开始预防艾滋病项目;中国计生协开始系统实施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试点项目等,这些项目均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书籍、电脑网络等大众传媒,传播性健康知识和信息;开办研讨会、培训、展览、夏令营等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面向青少年的热线和面对面咨询点在校内外普遍建立;各地青年诊所、青春健康服务中心也开始涌现;开展安全套社会营销项目,使有需求的青少年便捷地获得安全套服务,自动售货机开始进入大学校园和社区。

    (二)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目前缺乏有关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状况和需求的全国性汇总数据;未婚人群的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能力、行为指标未被列入全国性人口与健康方面的普查和抽样调查,不利于青少年生殖健康方面的政策制定、宣传倡导、项目设计、工作绩效评估。

    青少年获取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的有效传播途径仍较有限,大众传媒在普及性与生殖健康方面的科学知识的作用还不能充分发挥。由于缺乏正确的态度和知识,部分家长、教师很难向青少年提供准确的生殖健康信息与帮助。

    有效的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与服务工作机制尚未完全形成。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主要限于城市中学和试点,农村普及面不广,多数青少年在进入青春期之后才有机会接受性教育;内容侧重于生理解剖知识的教育,缺乏心理、伦理方面的辅导和安全性行为和避孕知识的教育,忽视青少年不同年龄、性别、生长环境的不同特点和需求;从事青春期性教育的人员缺乏人际交流和咨询技巧,教育形式单一,青少年参与不够。

    面向青少年的生殖健康服务网络尚未形成。服务网络的缺乏使青少年的生殖健康面临威胁,婚前性行为导致的婚前怀孕和流产、性病与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呈上升趋势。 

    (三)未来工作目标

    建立健全有效的领导和协调机制,整合社会各部门分散的青少年生殖健康项目资源,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共同推进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与服务的机制,推动各相关部门和非政府组织将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纳入自身日常工作方案。

    建立健全全国性的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科学的需求调查和监督评估系统,促进宣传倡导和科学决策。创建、总结和推广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宣传和服务模式,推动工作全面开展。 建立健全青少年参与政策制定、项目设计和实施、监督评估的机制。

    加强对介入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的社会各方面机构和人员,包括媒体和保健服务机构人员的培训和指导,以确保其对青少年提供的信息和知识的科学性、准确性。

    建立健全“全国健康教育网络”,到2010年该网络将覆盖全部城市地区和80%的农村地区。该网络包括全国各级健康教育和医疗保健、计划生育机构,以及负责宣传、广播电视、教育、文化、计划生育、妇女福利的部门。教育内容重点为青春期保健、妇幼保健、学生保健、禁烟、预防传染病和慢性病等。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