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美丽家乡吉林市

发布时间:2016/12/12


  市名:吉林市 别名:北国江城 市树:垂柳 市花:玫瑰 市标:摇橹人 人口:180万人/市区 面积:1755平方公里/市区 位置:长白山脉向松辽平原过渡地带 气候: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城市特征:松花江S形穿城而过永不冰冻 中国北方独具魅力的旅游名城 旅游品牌:雾凇奇观/滑雪天堂/白山松水/满族风情 旅游特色:夏季避暑之乡/冬季滑雪天堂/四季北国风光 。
  吉林市 - 历史沿革
  吉林市是一座拥有300多年历史的古城,其原名“吉林乌拉”,满语意为沿江的城池。19世纪吉林是东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早在3000多年前,这里已是氏族部落的集居之地。明朝此地为“乌拉国”,明永乐十八年辽东都指挥使刘清奉命来松花江上造船,因此吉林市又有“船厂”之称。公元1673年吉林建城,1674年康熙东巡时赋诗《松花江放船歌》,诗中有“连樯接舰屯江城”句,故吉林市素有“北国江城”之称。1676年船厂改称吉林乌拉。1948年3月9日吉林市解放,成立吉林市政府。1954年前是吉林省省会,是中国惟一一个市名与省名相同的城市。1994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吉林市 - 区位地理
  吉林市地处东北腹地长白山脉,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的松花江畔,三面临水、四周环山。东经125″40′~127″56′,北纬42″31′~44″40′。东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西临长春市、四平市,北与黑龙江省接壤,南与浑江市、通化市毗邻。总面积2712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3636平方公里。现辖4个城区(船营区、昌邑区、龙潭区、丰满区)、4个县级市(磐石市、蛟河市、舒兰市、桦甸市)、1个永吉县、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  
  吉林市 - 自然环境
  吉林市条件优越,物产丰饶,大片的森林覆盖了市区一半以上的面积。浓荫下的城市,清澈透明,象一块祖母绿宝石。这里的白桦、黄榆等29个经济树种每年的采伐量可达80万立方米。林海中活动繁衍着东北虎、梅花鹿、熊、貂、林蛙以及各种鸟类等400多种野生经济动物,有人参、木耳、山楂等1300多种经济植物,东部山区是驰名中外的“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的主要产地。这里还是富庶的鱼米之乡。盛产水稻、玉米、大豆、高梁、谷子。城市的水源蕴藏总量达170亿立方米,是全国少有的不缺水城市之一。境内土地上还蕴藏着大量的煤炭、金、、铜、等27种矿产。
吉林市 - 经济发展
  吉林市是吉林省第二大城市,国务院批准的甲级开放城市,工业基础雄厚。“一五”时期国家156个重点工程有7项在吉林市建设。化工、汽车两大支柱产业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8.8%,汽车产量达到4万量;化纤产量达到12.8万吨。目前全市上市公司已达8家,分别是吉林化工、吉林纸业、吉林炭素、恒和制药、吉林纸业、物华股份、华微电子、中讯科技。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齐备。邮电系统注册国际互联网用户已达到13664户。公路、铁路、四通八达。铁路年旅客发送量已达320514万人;民用航空已达5266万人。市场体系得到完善,全市拥有种类市场333个。全市有市级开发区21个,其中高新开发区是国家级开发区,已进入全国开发区前15位。城市全面扩大对外开放,现已与香港、韩国、美国、台湾、澳门等23个国家和地区在制造业、建筑业、农业、房地产业、等行业长其开展了经济、技术交流合作。三资企业达到684户,出口商品达14类、180多个品种,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旅游业发展迅猛,总收入占全市GDP3.96% 。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