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社区劳动保障工作者的主要工作职能

发布时间:2016/12/13

(一)就业再就业

1、开展就业法规政策的宣传、解释、落实工作;

2、开展城乡劳动力资源统计调查,掌握辖区内劳动力资源就业失业状况;对辖区内各类用人单位进行入户调查,掌握用人单位岗位需求情况,建立台账和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

3、负责受理就业登记、失业登记申请和初审,承担登记失业人员日常管理等工作。对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条件的失业人员,指导其申领失业保险金。负责《就业失业登记证》的审核发放和就业困难人员的身份认定初审工作,使下岗失业人员按规定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4、负责返回原籍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调查统计和就业援助工作。

5、负责辖区内就业岗位开发,岗位信息收集发布工作,采取措施使岗位供求双方进行有效对接;开展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等就业服务。

6、掌握辖区劳动力培训需求,收集、发布培训信息,组织推荐城乡劳动者参加职业培训、创业培训。

7、推荐就业困难人员到公益性岗位就业,对本辖区公益性岗位上岗情况和职能发挥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实现动态管理。

8、组织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掌握本辖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需求,受理就业援助申请,开展就业援助对象的调查摸底和日常动态管理工作。建立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制度,为就业援助对象提供就业援助服务。

9、负责调查核实灵活就业人员的就业状况,协助落实社会保险补贴政策。 

10、承办上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交办的其它就业服务工作。

(二)退休人员管理工作

1.    对退休人员进行见面登记,采集家庭状况等信息,为建立基本信息和动态管理提供基础资料;

2.    负责建立社区退休人员数据库或基本信息卡;

3.    负责企业退休人员生存审检和流动状况管理工作,并为其办理增加待遇手续;

4.    为企业退休人员中的党员接转组织关系,组织他们参加街镇乡、社区党组织活动或者协助有关部门在退休人员中建立党的组织并开展活动;

5.    提供社会保险查询服务;

6.    协助社区组织退休人员开展文化、体育活动;

7.    为退休人员提供相关生活服务;

8.    协助死亡退休人员的家属申领丧葬费、抚恤金和遗属津贴。

(三)劳动关系协调

1.    宣传、解释劳动关系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及时向上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反映有关问题和工作情况;

2.    全面掌握辖区内用人单位基本情况,并建立管理台账和基础数据库,对用人单位实施动态管理;

3.    开展劳动用工备案工作,并建立管理台账和基础数据库,对劳动用工实施动态管理;

4.    积极开展劳动关系和谐街镇乡、社区创建活动;

5.    协调有关单位开展劳动关系协调小组对辖区内劳动争议进行调处,并建立管理台账;

6.    承办上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1.    负责新农保参保登记、缴费档次选定、待遇领取、关系转移接续等业务环节所需材料的收集与上报;

2.    负责向参保人员发放有关材料,提醒参保人员按时缴费,通知参保人员办理待遇领取手续;

3.    做好政策宣传与解释;

4.    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包括对参保缴费人员、待遇领取人员的生存认证);

5.    负责摸底调查、农村居民基本信息采集、情况公示等工作;

6.    负责追回被冒领的养老金。

(五)医疗保险

1.    按有关规定经办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业务;

2.    负责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服务工作;

3.    掌握辖区内居民的基本信息和参保信息,在辖区内开展城镇居民参保工作;

4.    受理参保人员的登记、审核、核定、信息录入、信息库建立;

5.    负责与医保经办机构进行信息核对,信息审核、信息传输、档案留存、台账建立等工作;

6.    负责督促参保人员及时缴费、续缴、补缴。

(六)小额担保贷款

1.    受理日常咨询、解答政策;

2.    掌握有创业意愿人员的信息;

3.    协助对借款人的跟踪服务管理和到期贷款催收;

4.    提供相关创业服务,开展信用社区创建工作。

 

五.社区劳动保障工作者的作用

在当前劳动保障工作的总体格局中,社区居于十分关键的基础地位。在社区建立劳动保障工作平台,设置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岗位,形成劳动保障部门在基层直接面向社区群众服务的窗口和专业工作人员队伍,使政府的政策和工作走进千家万户。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是落实就业政策和实施就业服务的依托,也是实现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载体,对劳动保障事业发展起着基石的作用。

1.    促进劳动保障政策的落实;

2.    就近提供就业服务;

3.    开展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

4.    成为政府联系居民的桥梁和纽带;

5.    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发展。

 

六.基层就业工作的基本原则

u   服务大局——工作定位

基层就业工作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想政府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的重要工作。因此,必须紧紧围绕就业工作总体要求,主动服务大局,才能得到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才能有力地推动工作顺利开展。

u   以人为本——工作理念

搞好服务是基层就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必须牢固树立人本服务理念,坚持落实新三化的要求,以劳动者的实际需要为第一目标,完善功能,精细服务,才能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和认可。

u   制度推动——工作方法

创新作法和有效措施只有形成制度才能取得持久的效果。因此,要从构建长效机制和推行规范服务入手,使基层就业不断巩固扩展,使基层平台真正成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基层窗口并有效运行,在开展公共服务和落实政策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u   做实基础——工作保障

扎实的基础工作是各项就业政策措施落实到基层和人头的根本保证。因此,必须依托和充分发挥基层平台的作用,做好基础管理服务工作,做实摸底调查和基础数据统计工作,做细一对一帮扶工作,才能使就业工作有的放矢,取得实效。

 

七.社区就业工作的主要内容

·基层工作平台建设

·充分就业社区建设

·就业援助具体实施

u   三项工作相互配合,同步开展,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

u   抓基层平台建设,是就业政策能够落实并取得实效的 基本保障,是基层做好就业工作的前提条件;

u   抓充分就业社区建设,是推动基层做实工作重要抓手,是基层就业工作的最终目标;

u   抓就业援助的落实,帮助困难群体就业,是落实积极就业政策重点内容,是基层就业工作的主要任务。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