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跑一次”改革示范点建设工作开展以来,伊通满族自治县伊通镇结合全镇实际,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围绕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只跑一次是原则、跑多次是例外”的目标,切实推进“只跑一次”改革,加强服务能力建设,努力打通镇村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完善设施,梳理权力清单。他们结合“只跑一次”改革和服务型政府建设,在原镇“三资”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建立“只跑一次”便民服务中心。在硬件建设上,重新设立服务窗口,再造服务流程,逐步完善咨询、公开、受理等服务设施,达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在软件建设上,全面推进“互联网+政府服务”,全中心实现有线网连接。同时,主动协调配合各部门,做好权力及公共服务事项梳理和“承上放下”工作。最终确定的乡镇行政权力事项51项、公共服务事项43项,共计94项权力服务事项在伊通镇便民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并下放到全镇各村公共服务事项19项。
完善审批,规范流程再造。伊通镇“只跑一次”便民服务中心现设5个服务窗口分别是产权交易窗口、乡村建设窗口、社会保障窗口、涉农服务窗口及综合服务窗口。可实现乡镇行政权力事项、公共服务事项共94项全覆盖。现已逐步实现材料齐全的情况下立办立结;需要上级部门审批的业务通过网上审批或代理服务。不断完善镇村便民服务大厅功能和网上服务审批系统,做好和县政府政府服务中心网络端口衔接工作,坚持做到“清单之外无权力,大厅之外无审批”,努力实现“便民、高效、廉洁、规范”和部门干部多服务、企业群众少跑腿,全面提升政府服务能力,更好地为企业和群众服务。
建章立制,提升服务水平。伊通镇设立便民服务中心组织机构,从行为规范、制定详实的《伊通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行为和服务规范》,对服务态度、设施、质量提出明确要求。将“窗口无否决权”服务机制与窗口首接负责制上墙。设立会审室,定期在会审室内研究会审,彻底改变以前的办事人员“满楼跑、挨屋找”的局面。全镇各分管领导、各部门负责人下到服务中心,解决问题,切实提高办事效率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