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铁东区经济发展呈现出企稳向好的发展态势

发布时间:2018/8/7

今年以来,铁东区主动适应新常态,倾力攻坚求突破,牢牢抓住项目建设,突出工业和服务业“双轮驱动”,着力促进三产融合,统筹推进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全区经济发展呈现出企稳向好的发展态势。

工业经济稳健运行。年初以来,围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他们通过采取“因企制宜、多管齐下、分类启动、对症下药”的办法,盘活启动老钢绞线、锅炉厂2家长期停产的企业,生达玻璃、八三钢管、通钢冷轧板等多户企业也将陆续启动生产。上报45户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目前有26户企业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新能源锂离子电池建设项目、年产4万吨酸奶及乳酸菌饮料生产项目、四平万邦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建设项目等9个项目参加全市“4·18”春季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额为13.34亿元。年初以来,共谋划项目13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9个,10亿元以上项目8个。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在“北京市国企走进吉林”活动中,成功与首钢东北振兴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顺鑫控股有限公司、北京新发地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4家企业进行对接。通过“央企吉林行”活动,成功对接中国电力建设集团与北京升哲集团,并就立体停车场、废旧汽车拆解项目、电子光学产业园项目进行洽谈。截至目前,共录入省项目签约调度系统4个,审核通过2个,到位资金3亿元。

农业工作亮点纷呈。以发展棚膜产业为导向,新建标准棚室297.2亩、简易棚387 亩。积极建设省级棚膜园区,目前已完成36亩大棚和5亩温室建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扎实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迅速,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320家。畜牧产业蓬勃发展。全区共有规模化养殖场69家,标准化养殖场39家,规模化生产比重达到90%。

城乡环境持续改善。城市建管再上新台阶。建立健全环境管理长效机制,降尘抑尘工作实现常态化。征收工作取得新进展。目前,已完成征收173户、2.104万平方米。农村环境呈现新面貌。建立由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以乡(镇)街为主体,村屯(社区)具体负责,相关部门参与的新工作机制,形成了标本兼治、管制结合的全域全天候综合整治新机制。

生态建设步伐加快。扎实开展各级河长巡河行动,目前,区级河长巡河58次,乡镇级河长累计巡河1015人次,村级河长巡河累计2226人次,全区河道基本实现清洁卫生、无垃圾随意堆放。禁养区内养殖企业关闭搬迁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全区禁养区内的30家养殖企业已经全部关停;辽河流域 19 家规模养殖企业已经有 16 家关停,2 家建完标准化排污设施,剩余1家的排污设施8月底前建设完毕。造林绿化成效显著。今年共投入资金800多万元,实施造林绿化面积44673.3亩,目前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9.4%。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充分发挥科技示范引领作用,举办各类科技培训4次,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做好科技创新奖励大会筹备工作。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一校一特色”的“特色学校”办学理念受到各校普遍重视。完善基础设施,增配文化设备。为乡镇文化站更新购置5万元图书,进一步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积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药品“零差率”销售,就业工作扎实推进。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897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126人。低保审批规范有 序。目前累计发放低保金3787.8万元。积极开展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对符合条件的重特大疾病救助对象救助率达到100%,重点对象重特大疾病住院合规医疗费用救助比例为70%。安居工程稳步实施。截至目前,共为300户申请廉租住房租赁补贴。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