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是人民群众最大的民生与福祉。
近日,2016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对外发布,在最安全城市排行榜中,四平在30个上榜城市中位列第13名,东北四省区共有长春、四平、佳木斯、鄂尔多斯四个城市入围,四平名列第一,这样的成绩不禁令人称道。
今年,四平市要不断完善和创新工作,努力打造成中国最安全的城市。
打造社会综治防控体系的升级版
2016年9月23日晚,四平市民刘某报案称,他的车停在小区外一天,如今发现车辆被撞,无目击证人,肇事车逃逸。接警后,四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事故处理大队民警放弃休息时间展开调查,采用科技化办案手段,仅一天时间就破获此案。为此,刘某将一面绣有“破案神速,服务热情”的锦旗送到了办案民警手中,感谢民警为他追回了损失。
案件虽然不大,但牵动着公众民心,更牵动着社会和民生。
“四平市要以打造中国最安全城市为目标,全面升级完善打防控体系建设。”前不久,在四平市政法工作会议上,四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孙艳军指出,四平市编织综治“一张网”,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解决政法各部门间不连不通问题,这是综治工作信息化的有益尝试和创新之举。
四平市将完善侦查研判机制,探索建立科学指挥、合成作战、专业研判、分类打击、技术支撑的新机制,提高防范打击新型犯罪的能力和水平。继续完善大巡逻机制,推进武装巡逻、带犬巡逻、视频巡逻相结合的巡逻机制,启用“警银亭”,确保警力下沉、警务前移,最大限度地屯警街面,实现社会面治安的24小时动态巡控。
四平市将新建1000个高清视频点位,确保第一时间防控处突。针对涉暴恐人员、有极端倾向人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吸毒人员等高风险人员,针对枪支、爆炸、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针对机场、车站、学校、医院等重点部位,分门别类制定监测预警、基础管控、巡逻防控、应急处置工作规范,增强防控工作实效。
突出公平正义 法治建设谋求新突破
公共安全是社会安定、社会秩序良好的重要体现,是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证。四平市委、市政府全力保障社会秩序稳定,提升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让全市人民在幸福的家园里安居乐业。
“四平市与各地、各部门建立联络机制,将任务进一步细化量化。“孙艳军说,四平市研究下发《关于在全市政法机关开展涉法涉诉信访案件评查工作方案》,随机选派法律专家库的专家,以未化解进京赴省案件为重点,对100起涉法涉诉案件进行评查,发现瑕疵案件9件,现已全部得到整改,息诉息访11件。发放司法救助资金415万元,救助61件66人次。
司法体制改革红利正在释放,四平市中级人民法院新收案件32747件,同比上升13.27%,已结案件35060件,同比上升23.50%,结案率连续两年位居全省前列。强化“审前未羁押、判实刑未交付执行案件”的监督,在全国、全省检察工作会议上作了经验介绍。
四平市检察院已制定完成司法体制改革“精装修”制度95项。探索公益诉讼改革积累了成功经验,伊通河上游污染专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全国公益诉讼试点工作诉前程序15个典型案例中指导案例。研究制定《公诉环节认罪处罚从宽处理制度》等三项制度。
“深入推动法律援助机制改革,制定鼓励社会律师办理法援案件实施办法,积极开展法援知识、12348法援热线宣传。”四平市司法局局长鲍贵臣说,司法局开展了“十佳法律援助工作者”评选活动,累计办理法律援助2198件,超额完成四平市政府下达的任务指标,有效维护了困难群体的合法权益。
纵深推进“平安城”创建工作
四平市政法委作为“平安城”创建的牵头部门,对创建工作精心部署,统筹安排。
“重点围绕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专群结合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体系、依法处置信访维稳工作体系等三大体系和重点任务,构建起市、县、乡、村四级纵向到底、专项组及重点部位横向到边,全方位、多领城、广覆盖的平安城创建新格局。” 孙艳军说,2017年要以社区防控为突破口,完善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完善社区视频防控网、完善多功能调解室、完善群防群治队伍,大力提升基层平安创建水平。
对社区服刑人员、刑满释放人员、社区戒毒康复人员、问题青少年、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人群,四平市坚持衔接、安置、帮扶一体化管理模式,实行一人一档,全市共衔接刑满释放人员1390人,帮教1312人,安置1166人,彩虹基地已发展到43家,有效预防了重新违法犯罪。
“如今四平市社会治安空前好转,公安机关充分发挥平安城创建的主力军作用,坚持刑事犯罪日研判。四平市副市长、公安局长杨维林说,2016年市区共接刑事案件992起,同比2015年、2014年分别下降60.14%和61.83%。全年有一半的时间发案在3起以下,有46天刑事零发案。全市两抢案件、盗窃案件、诈骗案件同比去年分别下降27%、56%和37%。目前市区侵财类综合破案率超过50%,打击效能显著提升。在吉林省“禁毒百日攻坚战”行动和“打盗骗保民安”行动中,排名全省第二名、第三名。
加强科技引领 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四平市坚持科技引领、信息支撑,推动信息化和执法办案深度融合,不断提高政法工作现代化水平。
“打造网上诉讼服务平台,现已建成集数字化法庭、数字化审委会、无纸化网上办公、网络视频接访等功能为一体的信息网络应用体系。”四平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任贵利介绍,加大网上审理案件力度,和六个基层法院均已开通移动办公终端。同时加快推进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和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建设。截至目前,四平市法院共有近4万篇生效裁判文书登录中国裁判文书网,实现网上拍卖入驻淘宝网。
公安部门与工信、工商、财政、银监、移动、联通、电信等22家单位共同启动“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联席会议制度”,建立联动机制,提高治理水平。四平市五大银行、三大电信运营商每天在市公安局合署办公,联合开展反电信诈骗,拦截预警信息160余条,第一时间止付15起,直接防止群众损失710万元,挽回216万元。
公安机关自主研发“数据智能分析平台”,“合成作战平台”,“执法规范化综合管理平台”,建立四平及周边地区重点人员人像比对系统,建立完成赃物布控群、微信追逃群、《被盗物品查询图库》、《视频侦查图库》、吸毒人员社会化管控系统、打黑除恶研判分析系统等平台。
探索“互联网+警务+服务”模式,吉林“互联网+公安”综合服务平台运行良好,达到及时办结率、准确率、群众满意率三个100%,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一致好评。四平市司法局建设了视频会议中心、省市县三级内网、戒毒场所监控平台、社区矫正监控平台、四平司法行政微信平台、英城公证微信平台等,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