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铁西区开辟精准扶贫新“战场”

发布时间:2017/7/23

“治贫”必先“治愚”,“扶贫”必先“扶志”,在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问题上,提升国民文化水平与素质至关重要。铁西区委、区政府创新工作思路,以文化扶贫为突破口,成功开辟精准扶贫新“战场”。帮助困难群众摆脱思想观念“贫困”,增强贫困村“造血”功能,从“根子”上推进扶贫工作。

“文化套餐”送到家门口

“这个扶贫讲堂给我们推荐了不少脱贫项目,我们正琢磨着明年种点啥好呢”,平西乡任家村村民高勇说道。高勇口中所说的扶贫讲堂是铁西区文体局开展文化扶贫工作的其中一个项目。据悉,文体局为平西乡任家村和西八大村两个贫困村购置了20套扶贫大讲堂公益讲座光盘,光盘的主要内容为家庭和睦、勤劳致富、普法常识、地方文化等方面知识,满足群众需求,丰富群众知识,在精神上做到了精准脱贫。

年初,铁西区文体局结合精准扶贫活动,精心部署,针对脱贫需求,为铁西区贫困群众设计了一份加工精良的“文化套餐”。“送演出、送图书都是我们‘文化套餐’的重要内容”,铁西区文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到。为了能吸引更多的文化人参与到基层文化活动当中,铁西区文体局以任家村和西八大村的文化广场为依托,利用节假日时间,邀请艺术团体到广场进行文艺演出,通过这个平台的搭建不但丰富了贫困村的文化生活,还提高了两个村的文化知名度,为彻底摆脱文化“贫困”的局面奠定坚实的基础。

“精神种子”种进黑土地

本着既要“输血”更要“造血”,既要“送文化”更要“种文化”的原则,铁西区安排了多项文化培训活动。“七一”前夕,区文体局的工作人员就跃跃欲试,积极组织区内文艺骨干、农村文化能人,指导乡村文艺队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这是年初文体局制定的文化培训活动计划之一。“怎么样,我们这几把老骨头跳的还不错吧,多亏了区里给咱派来的舞蹈老师啊”,刚下舞台,西八大村村民徐淑芹乐颠颠地“显摆着”。徐淑芹显摆地有理,由西八大村村民自发组织,铁西区文艺骨干指导的“心之声”庆“七一”文艺汇演举办地相当成功。

西八大村庆“七一”文艺演出的成功,是铁西区贫困群众自发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的一个缩影。放眼望去,田间地头,村部广场,处处闪现老百姓“文艺”的身影。贫困村民不仅要摘“经济穷帽”,更要拔“文化穷根”。年初以来,铁西区还多次聘请省内知名专家,对区内文化馆馆长进行基层公共文化建设业务知识培训。针对乡镇(街道)文化站、社区、农村文化大院的业务骨干,进行音乐、舞蹈和文艺创作等业务知识培训。

城乡拉手奔向小康路

“农村的文化队伍普遍缺乏专业知识,我们针对这个短板组织了‘城乡牵手 文化共建’工程,让他们互通有无共同进步”,铁西区文体局文化科科长高晓明介绍到。

“老于,这是关于怎么选种的图书,农闲的时候在家看看,有好处”、“孩子,这是法律知识的光碟,外出打工的时候别被骗”、“大姐,明天有空没,去村广场教你跳广场舞”……地直街道二里社区的李丹自从当上团山子村的“文化扶贫员”后,生活非常充实。“能为村民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帮助他们脱离文化‘贫困’,再忙再累,我心里也开心”,这是一名普通“文化扶贫员”的肺腑之言。像李丹这样的“文化扶贫员”,铁西区共有30余人。

目前,铁西区18个行政村与18个文化型社区精准对接,让城市感受乡村的淳朴,乡村体会城市的时尚。(摘录于2017年7月20日《四平日报》)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