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打出“组合拳”强化“硬实力”

发布时间:2018/7/24

作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新区,长春新区把软环境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不断创新思路和举措,打出一套精准高效的“组合拳”,使新区服务水平得到全面提升,群众和企业满意度逐步增强,吸引力和集聚力显著提高。2017年,长春新区被评为吉林省软环境建设标兵单位。栽梧桐引彩凤。截至目前,新区各类市场主体总数已达3.5万户,同比增长29%,今年上半年,平均每月新增市场主体近600户;工业(服务业)用地出让面积和供地项目数量,均占全市开发区总量的一半以上。

“自新区推出‘只跑一次’改革后,前来办事的市民满意度大大提升,一些材料没有准备齐全的市民可以在大厅的自助区自行补齐材料,办事效率得到提升的同时,也解决了市民来回跑的问题。”长春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楼层班长容若涵向记者介绍。

同时,长春新区为进一步破解市场主体“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等突出问题,于今年3月底正式印发《在长春新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94项行政许可事项在长春新区先行开展改革试验,其中,取消审批事项4项,审批改为备案事项1项,简化审批、实行告知承诺制事项21项,提高审批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事项36项,加强市场准入管理事项32项。自5月25日上线试运行以来,长春新区范围内申请办件量已超过1600件,推动了市场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市场活力不断激发。

“作为一家高科技企业,我们需要的就是人才,落户长春新区之后,新区先后开展了多次‘长白慧谷’英才计划,为企业引进一大批高精尖的人才,让我们感受到在长春新区发展前景无限。”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综合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韦树波说。

同时,长春新区按照“与先进地区对标、从新区实际出发、与现有政策衔接”的原则,创新推出《长春新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二十条”措施》。其中,涉及优化市场准入、生产经营、对外贸易、人才引进、市场监管五个方面,为企业发展提供政务服务、要素供给、通关服务、智力支持和法律服务等全方位保障,并梳理形成38条具体实施举措,明确推进计划和工作时间表,严格对照工作步骤,有序推进各项目标任务完成。

构建特色工作机制 精准服务企业全覆盖

长春新区企业家座谈会是由长春新区一把手领导提出、主持、参与、关注的企业服务常态化工作机制。通过现场听取企业家对新区发展和企业服务方面的意见建议,加强新区与企业间的政商交流,帮助企业谋划产业布局,共同探讨、协调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截至目前,长春新区已召开生物医药、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与光电等产业等5场座谈会,共有55户重点企业代表参加,现场累计提出22个建议或意见。目前,企业在座谈会上提出的意见建议,均已得到妥善落实。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未来,长春新区将秉承“创新、诚信、超越”的新区精神,以更加创新的思维、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效的举措,为投资兴业和创新创业搭建更加优质的平台,全力打造无障碍、重规则、高品质的投资营商环境,努力将长春新区建设成为工作效能最高、审批流程最优、发展环境最好、服务质量最佳、群众和企业满意度最高的地区。

返回上一页